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很清楚的說明了功德之內容!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意思就是,大師又說:“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內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真是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會輕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眾生。如果心中經常輕慢他人,我執沒有斷除,自然不會有功;自己的心性虛妄不實,自然沒有德;這是因為我執未除,自高自大而常常輕視一切的緣故。
善知識!念念不間斷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識!功德必須向內見到自性,而不是藉著布施供養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與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認識這個真理,無法契入,并不是我們的祖師有了過錯。”
六祖壇經原文 妙行品 第五卷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
自序品第一 原文:時,大師至寶林,(1)韶州韋...
《壇經》中的凈土思想 心愚 前言 漢傳佛教的各個...
從《壇經》看福德與功德 項運良 《壇經》是六祖...
論《六祖壇經》中的自性與佛性 孫克昱 自性和佛...
論《壇經》的思想價值和文化意蘊 王月清 在中國...
白話經典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自序品第一 唐高宗儀...
《壇經》偶得 釋普性 草草地學完了《六祖法寶壇...
《壇經》版本及內容流變 張志軍(人民日報河北新...
《六祖壇經》的智慧真言 ◎慧昭法師 《六祖壇經...
學禪有兩本最寶貴的典籍,要學禪你一定要把這兩...
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很清楚的說明了功德...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門人法海編集 后學德清勘校 自...
頓漸品第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門人法海編集 行由品第一 時,...
所依經典《六祖壇經》《地藏十輪經》等。 壹、何...
續祥法師:如何安頓身心(視頻版) 依《六祖壇經...
《壇經》解題 王雷泉 《壇經》,又名《六祖大師法...
《壇經》的基本思想和禪學意義 潘桂明 《壇經》...
六祖壇經原文 付囑品 第十卷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