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輪回,佛教用語。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化生)。
六道輪回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后來釋迦牟尼佛出世,隨順此世界觀用以度化世人斷諸煩惱永離生死。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在一定程度上能為信眾帶來福報,所以佛稱其“多牛,多馬,多珠寶”。但婆羅門教不能令眾生永離生死輪回,徹底斷除苦報。所以在佛教里被稱為外道。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惡各種業(行為、語言、思想皆稱為業)而帶來的六類果報,并隨順當時世界觀稱輪回至某一道為“生”,離開某一道為“死”。眾生依此斷惡修善得真實利益。隨著眾生的煩惱逐步減輕智慧得以開啟之后,才在《中阿含經》、《入楞伽經》、《眾許摩訶帝經》、《頻婆娑羅王經》中開啟真實法義。
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羅道;三、人道;四、 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天道又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六道是佛根據果報所具福報大小劃分的。
天道和人道為善道,其中眾生造作善業多于惡業,樂多苦少。
阿修羅道享有天人福報,但其心受種種染污,造種種不善業。并因此福報衰減,墮入人、畜生、餓鬼道中;而造作地獄業因的則會墮入地獄道中。
畜生、餓鬼、地獄稱作三惡道,其中眾生造作惡業多于善業,苦多樂少。其中地獄眾生唯苦無樂。
六道的真實情形甚深不可言說,佛通過種種譬喻讓大眾對六道的苦樂有一個直觀感受,讓眾生找到離苦得樂的正確方向。而智者則由譬喻得佛甚深真實義,成就大悲心,救度眾生永離煩惱生死。
具體去往何處是由所造諸業決定的。畜生的業因主要為癡、邪淫(于男女和合之"樂受"有貪著是為邪淫)、吸毒。餓鬼的業因主要為貪、偷盜、賭博。地獄的業因主要為嗔、殺人、毀謗正法及佛。不造做嚴重的貪嗔癡以及其他三惡道的業因就是人的業因。天道的業因主要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聽聞正法、不妄語、不兩舌(諍斗)、不惡口、不綺語(戲謔嘲笑)、不貪、不嗔、不癡、調服斷除乃至越欲貪、離欲惡不善念而喜、一心覺觀諸業苦樂不依喜、斷喜念、離苦樂觀唯留正念清凈、不作諸色想、不作諸識想、不作想想、非想想。
業報身的生死不完全等同于色身的生死。色身的死亡必然導致當前業報身的結束,但色身不死業報身也可輪回?;蚴钱斚聵I報身福報耗盡而滅;或是新的業力取而代之而滅。這個過程或一念或一日、兩日乃至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上一個業報身又稱前陰身,下一個業報身又稱后陰身,中間稱中陰身。佛之所以一開始不點明這一點,是隨順眾生心念,令眾生易于接受斷惡修善得真實利益。后來當眾生煩惱逐步減輕,接受正知見的能力增強了。才說明真實法義。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為什么是一念或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呢。當業力足夠強時,一念即生;若業力較弱或新業力尚未形成,則還有一個業力在中陰身期間逐漸成就的過程。業力的成就以七日為單位是一種表法,1.初造新業;2.遇緣再次造業導致新業業力增長;3.業力繼續增長無外緣也造作新業;4.歡喜造作新業甚于舊業;5.無緣不復造作舊業;6.遇緣也不造作舊業但業力仍現前;7.舊業業力不復現前、新業力成就。一種業力成就后可能會在外緣的染污下再次經七步演變為新的業力,輾轉多次乃至無量次。故言“乃至七七四十九日”來加以表法。
六道輪回圖是一件很好的藝術作品,六道輪回圖中的每個元素都有其豐富的象征意義,闡明了苦的來源、脫苦的方法及脫苦的自在境界。是對宇宙人生真理實相所做的形象詔示,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輪回理論的昭示圖。
六道輪回圖以閻羅王手持輪回為主體。在輪回的右上角是佛陀,佛陀手指日月開示滅苦及脫出輪回苦海的方法。手指太陽和月亮,表示唯有佛法才能給眾生帶來光明與清涼。光明能照破無明黑夜,清涼可除去生死煩惱。左上角似為度母,以智慧、慈悲來濟度一切有情眾生。
輪回圖上方的月亮象征四圣諦的滅諦,即清凈涅盤。由于涅盤具有安穩、清涼等特征,所以用月亮來代表。左上角的詩偈象征四圣諦的道諦,是獲得無苦涅盤的方法。只有通過道諦的修持,眾生才能順利抵達生死的彼岸、寂靜的涅盤境界。但很多畫法并沒有畫上詩偈,而是以菩薩來代替。菩薩是修道的眾生,所以以此象征道諦。
右上角的佛陀象征指路人或者精神導師。因為只有佛陀闡釋了輪回苦及苦的根源,并指出如何修持方能離苦的方法。
六道眾生可通過佛法的修行,最后終得解脫輪回、登佛凈土。包含了六道在內的大輪,由無常死主閻羅王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內的有情眾生,無一可逃離死主閻羅王的掌握。無常死主閻羅王只是一種教化眾生的方便說法,其實他就是就是因果規律。 生死之輪從內向外依次可以分為以下四圈:
從最內圈開始,在圖的正中央,亦即大輪的軸心部份,是一個小圓圈,這個小圓圈是說明輪回的動因的圖像。
圈內有三種畜牲:鴿、蛇及豬。這三種動物,分別表義貪、瞋、癡這三毒。家禽代表貪欲,豬代表愚癡,蛇是表示瞋恚。之所以用這三種動物來象征貪嗔癡,是因為它們具有明顯的象征特征。有趣的是,在現代科學研究中,鴿子的確是性交最頻繁的動物。毒蛇的嗔心最大,當嗔心生起便會分泌毒液。而豬,無論在任何文化和民族背景,都是愚癡的象征。所以用這三種動物來比喻貪、嗔、癡三種煩惱是極為恰當的。三毒是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也是令我們不斷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它們相互咬在一起,顯示貪、瞋、癡展轉相因,綿延不斷,起惑造業,從而導致生死不絕,輪回輪回不息,以及生命形式的多種多樣。
最內圈也象征著四圣諦中的集諦教法,寓意貪嗔癡三種負面心緒是一切苦的根源。而三毒中癡為根本,又稱無明,是輪回的驅動者,因癡而生貪、瞋,所以蛇及鴿都由豬口而出。
從內向外第二圈,是說明輪回的規律的。是有關生、死及中陰的教法圖示。 在這個肉體滅亡后,我們的意識會先進入一個 “中陰”的階段,然后便再次輪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種生命形式延續生存。
中陰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藏文“中陰”意為“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展開”之間的過渡時期。斷氣、甫亡謂“死有”,來世投胎(即轉世)時曰“生有”。據《俱舍論》卷十所載,死亡瞬間至來生出世之剎那【(75分之一秒)(即投胎、入母胎內)】,其中間時段稱“中有”。因僅意識存在,并無實質肉體,乃由意識作主宰,幻化而來,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故稱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此時,四大之聚合恰與死時相反,與貪瞋癡相關之思想伴隨而來,風、火、水、地亦相繼到來。
從內向外的第二圈有陰陽兩半,一面白,一面黑。在白色的半環內有三個頭向上的圖案,在黑色的半環內有三個頭向下的圖案。在佛教中,白象征善業,黑象征惡業,譬如我們也常用黑社會、黑惡勢力來形容惡。行善之人的中陰身是白色半圈中的生命,象征將來會投生到天、人、阿修羅等三善道;作惡之人的中陰身是黑色半圈內的生命,象征將來會墮落到畜牲、餓鬼及地獄等三惡道。這部分圖案仍然象征集圣諦的教法內涵。 由于眾生貪瞋癡輕重的不同,諸行就有向善做善事和向惡做惡事的分別,就會有善惡的業力存在,從而造成中陰身升華和沉降的差異。
環的右半邊是深沉黑暗的,表示向惡做惡事。向惡做惡事中陰身就會墮落。眾生手腳被縛,前有鬼卒牽領,后有鬼卒持刀追趕,人被分為三串綁住拉扯,表示轉生三惡道這是業力造成的必然結果,是不由自主的,代表了將投入畜牲、餓鬼及地獄道這三惡道的中陰身,這是煩惱惡業重的墮落相。
環的左半邊是輕靈光明的,表示向善做善事。向善做善事中陰身就會升華,有情衣著美好,面程喜悅,沒有束縛,行動自由代表將生于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這三種生命形式的中陰身。甚至,有佛陀接引,更高的修行可解脫輪回、登佛凈土。在六道輪回圖中有一細小白線與凈土相聯,穿于輪回處所的天道和修羅道,以及十二因緣的生,暗示修行可出離輪回,往生佛光凈土。這是上升善趣之相。
內第三圈是生死之輪圖的主體之圈,是描述眾生輪回的處所(也即六道)的部份。六格則象征六道,上方是天道,再逆時針方向數下來是阿修羅道、畜牲道、地獄道、餓鬼道及人間。隨著行善作惡的業,眾生循環輪轉在這六道中,承受著各種不同的苦,而不能出離。這圈也象征著四圣諦中的苦諦教法內涵。
阿修羅道和天道部分是相接的,并且這兩道的眾生有著種種相互的矛盾和關聯,于是將這兩部分合一來講。
天道:天界分為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天。
欲界:全都是在蓮花中化出的。他們的身體自然放出大光明,它們的壽命長達數劫。在這長時間內,它們每天都在嬉戲享樂,唯獨是臨死前或在與阿修羅開戰時才會遇到痛苦。
色界及無色界中的有情,福樂比欲界更大,但他們仍有痛苦。
阿修羅道:福報極大,壽命又極長,而且智力也極高。但由於他們的妒忌及瞋恨心,他們并不感到幸??鞓?。他們與天界眾生分別不太大,所以阿修羅道亦稱為“非天”。阿修羅世界與天界中的部份相連。阿修羅道中,有一棵如意果樹,樹身在阿修羅道世界,樹頂卻延伸至天界之中(所以圖中阿修羅道和天道是相接的畫面)。三十三天的有情,可以盡情享用這樹所結的果實,但阿修羅眾生卻無法享受果實,所以便十分妒忌。他們常??硵嗳缫鈽?,但天界的眾生只需由上灑下一種甘露,樹便會馬上重活過來。同時,天道中的有情,常對阿修羅世界中的女色垂涎,時常搶奪阿修羅女。為這些原因,阿修羅便常常向天界宣戰。但在與天界開戰時,阿修羅由于福報略遜於天道有情,所以往往戰敗連連。
圖中,有一座宮殿,殿中便是阿修羅王。在圖中的頂端,可以見到如意樹植根阿修羅界,結果卻在延伸至天界的樹頂。在樹根,可見一個阿修羅持斧砍樹。在樹頂部份,可見云上有天界眾生與眾阿修羅正在開戰。
畜牲道:散居于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有的住在我們能見到的地方,有的則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們的壽命,有短至一日夜者(如某些昆蟲),亦有長至經劫者。大的畜牲可以大至如山峰一般,小的則小至肉眼不可能看得。它們的出生方式亦不一致,胎生的、卵生的、濕生及化生的都有。
地獄道:生於地獄道內所受的苦是最為可怕的了。這里描述了地獄道眾生之景況。地獄道細分為八大熱地獄(左)、八大寒地獄(右)、近邊地獄(下)及孤獨地獄四大部份。
餓鬼道:如果以痛苦的角度來說,餓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眾生為大。以愚癡的角度來說,則畜牲遠比餓鬼的智力為低下。餓鬼道的眾生,智力足以瞭解佛法,不似畜牲般愚癡。餓鬼道是有情眾生,則偶爾也會在人間世界走動,我們的眼睛也可能見到它們。它們并不像地獄道眾生般聚居,而是分散各地而住的。
外障餓鬼:遭遇種種外在的障礙,令其不能得食。在大白天,溫暖的陽光反會令它們感到寒冷;在晚上,月光卻令它們感到熱不可當。它們的肚子十分大,常感極端肚餓,但卻難找到食物。它們的頭及肚子極大,腳卻似快斷的乾柴。這一類餓鬼痛苦地長年東奔西跑,卻難以找到可供飲食的物質,這種痛苦是很悲慘的!它們身心俱長年感到痛苦,難以得到一剎那的溫飽及休息。
內障餓鬼:身軀如山般巨大,但腳卻亦是似枯木般幼,走動乏力。它們的口噴出火焰,喉嚨如針孔般小,所以無從飲食。
飲食障餓鬼:見到食品時,食品便變成火焰。在它們見到河水時,整條河便會乾沽。有的飲食障鬼只好吃糞或吃自己身上的肉。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食物進入餓鬼口中變成了火焰,而右上角的佛正施以餓鬼食物。同時餓鬼道的眾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會生下幾百個小鬼嬰,這使得鬼道中的眾生生活更見困難痛苦。
在佛教的須彌山宇宙模式中,人間可以分為四大部洲,我們身處的地方是南瞻部洲。其他三個大部洲的人,壽命比較固定,而南瞻部洲的人壽則并不一定,有剛出生便死去的,也有壽逾百歲的。
人間的苦有很多,但可歸納為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無生法忍是什么意思?無生忍的意思 無生法忍,簡...
佛教的自在是指進退無礙。真正的自在,不是想做...
弟子即徒弟。如你對某種技藝有興趣,想要學習,...
悟道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釋) 悟道,開悟成道,...
畜生道是什么?什么樣的人投生畜生道? 畜生道是...
德行是什么意思? 德行,梵語gun!a,在佛教中有兩...
三昧,佛教用語,指禪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
佛教法相是什么意思?法相指的是什么? 法相,在...
甘露是什么意思? 甘露,愿意為甜美的雨露。佛教...
祈愿,意指請求、祈禱、希望等。是寄托一種愿望...
十八層 地獄 (或稱十八地獄、十八重地獄、十八...
真言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釋) 真言,如來三密中...
佛教解釋 眾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佛應之而來,謂...
行善(佛教解釋) 行善以善行為本,以使得受助者...
福德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福德? 福德是善業所感的...
逆境,不順利的境遇 ,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
悟道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釋) 悟道,開悟成道,...
什么是六根、六塵、六識?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
無色界(佛教解釋) 無色界為三界之一,又稱無色...
出家(佛教解釋) 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
十八層 地獄 (或稱十八地獄、十八重地獄、十八...
行善(佛教解釋) 行善以善行為本,以使得受助者...
什么是六根、六塵、六識?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
大德是什么意思? 大德,是對修行人的敬稱,梵文...
世尊是什么意思? 世尊,是對佛陀(釋迦牟尼佛)...
畜生道是什么?什么樣的人投生畜生道? 畜生道是...
五濁惡世真的是個混亂的年代,許多眾生受到種種...
佛光(佛教解釋) 佛經中說,佛光是釋迦牟尼眉宇...
莊嚴 (漢語詞語) 莊嚴,指端莊而有威嚴;形容...
佛教中的蓮花是什么意思? 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